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商家企业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甘谷县非遗介绍

    信息发布者:张卫兵
    2017-12-19 14:19:45   转载

    甘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发展研究

    别看甘谷地方碎
    伏羲皇帝头一辈
    桑叶儿衣裳脸上黑
    伏羲爷生在古风台……
    一、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甘谷光辉灿烂的传统民间民俗文化
    甘谷,地处甘肃省东南部,渭河上游,历史悠久,文化灿烂,人杰地灵。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,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,据《史记·秦本纪》记载:“秦武公十年(公元前688年),伐邽、冀戎,初县之。”(冀,今为今甘谷县)。距现在已有2700多年的建县史,是中国最早建县之地。相传人文始祖、太昊伏羲氏就出生在甘谷县白家湾乡的古风台。甘谷又是孔子七十二贤人之一石作蜀、蜀汉大将军姜维、清初翰林院侍读学士巩建丰等名人先贤的生息之地。
    甘谷县文物古迹众多,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、省级8处、县级23处。县博物馆共收藏文物2200件,其中国家一级文物如人面鲵鱼瓶、摇钱树、甘谷汉简、唐三彩凤首壶等 16件、二级文物32件、三级50件。
    遐尔闻名的大像山石窟位于县城西2.5公里处,始建于北魏时期的石胎泥塑大佛高23.3米,是渭河流域唯一的唐代大佛,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,已被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。毛家坪秦人遗址、华盖寺石窟、天门山、蔡家寺、姜维墓、古风台、巩建丰纪念馆、尖山寺等众多文物景点,成为甘谷重要的文化遗存。
    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甘谷光辉灿烂的传统民间民俗文化。2700多年的建县历史证明,早在公元前688年,这里就有先民居住,这些先民不仅用辛勤的劳动,创造了象大像山这样伟大精美的物质文化遗产,而且他们在祖祖辈辈的生息和繁衍中,创造了许许多多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。在大像山石窟、华盖寺石窟、蔡家寺等物质文化遗产中,就有脊兽、砖雕、石雕、木雕、泥塑等多种非物质文化艺术作品,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,特色鲜明,是极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资源,体现着中华文化的精髓,凝聚着中华民族奋发向上、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。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完美的渗透在物质文化遗产之中,他们相互依存,相得益彰,我中有你,你中有我,共同构成了甘谷独特的历史文化,使得甘谷的历史文化更加厚重起来。
    与此同时,甘谷先民们在长达27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,创造了令人神奇的民间技艺。这些民间技艺有民间美术技艺、民间音乐技艺、民间手工技艺、民间戏曲杂技技艺、民间饮食制作技艺等多个方面,这些民间技艺不仅体现了先民们的聪明智慧,更重要的是表现了先民们追求美丽、追求幸福、追求快乐的时代特征。这些以民间技艺为主体的甘谷非物质文化遗产,必将会与物质文化遗产一样,世世代代传承下去。

    (配图来自天水印象特产)
    二、甘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与特点
    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构成种类,甘谷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分为以下七种类型:
    1、民间美术类
    这是甘谷非物质文化遗遗产中最多的一类。主要包括脊兽制作技艺、木雕制作技艺、石雕制作技艺、砖雕制作技艺、泥塑制作技艺、剪纸制作技艺、刺绣制作技艺、针顶制作技艺、荷包制作技艺、秦腔脸谱制作技艺、雕版印刷工艺、贯寺牌坊建筑工艺、烙画技艺、宫灯制作技艺等14种制作技艺。比如甘谷脊兽制作技艺为传统民间工艺,始于清末,传承至今,已有130余年历史,以新兴镇永安村最为驰名,现有从业人员1000余人。脊兽是古老的民间工艺,是中国古建筑外部屋顶的造型艺术,是古建筑最有代表性和艺术特色的组成部分。它象征着建筑等级。在甘谷就有“土桥子的瓦碴,双碾子的泥,史家坪的秀才多如鱼”的民谣。永安村主要生产宗教建筑脊兽和民用砖瓦,多半农户有生产作坊。生产的脊兽庄重典雅,捏制的龙、凤、狮、马、狻猊、鱼、瞅儿、虎、鹤、鹰、鸽等脊兽,莲、梅等植物花卉,千姿百态,惟妙惟肖。制作的蛟龙踏云、二龙戏珠、孔雀戏牡丹、鸳鸯闹莲等工艺品深受用户的喜爱,畅销陕、甘、宁、青、新及东南亚等地。2004年“甘谷脊兽制作技艺”被甘肃省列入“民族民俗文化保护工程项目”之一,2006年9月被列入甘肃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    这些制作技艺的主要特点是:
    (一)以民间美术图画为基础,首先勾画出所需要的各种图案;
    (二)除脊兽、泥塑直接捏制成需要的形象外,其余均要将提前绘制好的图案,拓在木版、砖、石头、布料、纸张等物质上,熟悉的民间艺人可以按自己心想的,随意进行更改或没有事先准备的图案,随意勾画、随意制作。体现了民间“手随心舞”艺术的境地。
    2、传统民间音乐类
    主要包括甘谷山歌、小曲、道情、唢呐、夯歌、扇鼓、永安陶制器乐、姜维的招魂曲等等。比如扇鼓,粗犷豪放,虽然流传于民间,但鼓声具有明显的号召力,鼓声一起,农民们就要同时左手执鼓,右手拿椎,一边打鼓,一边唱歌,一边跳舞,形成了歌声鼓声相互交织,鼓声歌声节奏合一,唱中夹话白,呼中有人应的独特风格。还有甘谷道情,唱词有古老的传统道情,也有歌唱者自己创作的新唱词,还有演唱艺人随口随唱、现场自编自唱的歌词。甘谷道情是一种说唱音乐形式,艺人手持渔鼓、简板、盘腿而坐,以唱为主,以说为辅。形式上以一人演唱为主,亦有一唱众和的形式。
    他们的主要特点是:
    (一)传统民间音乐基本上都是说唱艺术形式,以唱为主,以说为辅,“唱中夹话白,呼中有人应”,是甘谷传统民间音乐的独特风格。
    (二)像山歌、道情、夯歌、扇鼓等传统民间音乐,虽然曲调相对固定,但唱词体现了机动、灵活、随意的特点,民间艺术家们可以随意编,随意唱。看见什么唱什么,想起什么唱什么,什么婚丧嫁娶、农家喜事、庙会文化、衣食住行等等,都可以随即演唱。
    3、民间戏剧杂技舞蹈类
    主要包括皮影戏、高跷、高台、秧歌社火、舞狮、跑旱船、老爷游戏等等。比如甘谷高台,是一种演变于900多年前军队习惯的古老民间文化遗产。在甘谷,正月十四“高台”进城表演已经成了每年春节的一个固定节目,似乎看不上“高台”当地人的这个年过的就不怎么像年了。长期以来,当地流传着安远镇和盘安镇的两种风格的“高台”。由于盘安镇属于古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路,所以这里“高台”的风格受长安文化的熏陶,多以《西厢记》、《西游记》、《八仙过海》等文戏为主。而安远镇则是大宋和西夏展开拉锯战的必争之地,所以“高台”造型偏向《杨家将》、《隋唐演义》等武戏人物。
    他们的主要特点是:
    (一)以表演的形式出现,尤其是高跷、高台、秧歌社火等,大都在春节期间进行演出,化妆的人物大多数是《西厢记》、《西游记》、《八仙过海》、《杨家将》、《隋唐演义》里的孙悟空、猪八戒、“八仙”、诸葛亮、穆桂英、佘太君等等。
    (二)皮影戏、秧歌社火的演出,有相对固定的剧本,如《织手巾》、《拾棉花》、《转娘家》、《花亭相会》、《福禄寿》等等。
    4、民间手工技艺类
    主要包括草编制作技艺、竹编制作技艺、柳编制作技艺、灰陶制作技艺、纸扎制作技艺、麻鞋制作技艺、古坡连枷制作技艺、三合擀毡工艺、水烟制作技艺等等。甘谷县地处渭水上游,气候优良。由于甘谷盛产优质大麻,麻鞋的生产历史可追溯到东汉以前。先民们在长期的制作实践中对加工工艺不断完善,麻鞋的制作在唐代已趋成熟,并在民间广为流传,在陇上民间手工产品中享有盛誉,杜甫“麻鞋见天子,衣袖露两肘”的诗句可为佐证。新疆吐鲁番阿斯它那唐墓出土的麻鞋,式样与今天的甘谷传统麻鞋别无二致。据传说伏羲因受网罟启发而结草为鞋,所以大家认为伏羲因受网罟是甘谷麻鞋的起源。
    他们的主要特点是:就地取材,利用甘谷当地生产的麦杆、柳梢、竹子、大麻、羊毛等原料,制作成工艺品、商品或生产工具,如商品有甘谷麻鞋,草编工艺品、甘谷毛毡;生产工具如竹箩、竹筐、筛子、竹笼等等。
    5、民间饮食工艺类
    主要包括辣椒制作技艺、酥圈圈制作技艺、凉粉制作技艺、酿皮子制作技艺、油饼制作技艺、面鱼制作技艺、甜醅制作技艺油煎洋芋制作技艺、馓饭制作技艺、搅团制作技艺、素面制作技艺、锅盔制作技艺、肉夹镆制作技艺、罐灌茶工艺等等。在甘谷县,有一道地方小吃——甘谷酥油圈圈,甘谷酥油圈圈是以精白面为主料,用上等胡麻油配以各味香料,精工制作而成。制作方法是将面粉发酵,添加碱水去酸,和以胡麻油,配上鸡蛋,椒末,姜末,桂皮,精盐等佐料,经过精揉细搓后,掐成剂子,并拉条,再揉成大小粗细均匀的环状,形如微缩的救生圈,故又名“曲连”。然后将姜黄、麻油等配置好的糊状物抹在面圈上,置于上下都有炭火的鏊中双面烘烤而成,具有耐存耐放的特点。
   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,按照一定的配方,或者用料的比例,经过烧烤,制作成味道可口的食品。这些食品有的已经成为商品,有的家庭食用。尤其是酥圈圈制作技艺,于2008年4月,被列为天水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    6、岁时节令类
    主要包括春节、“二月二”习俗、“四月八”浴佛节习俗、“五月五”习俗等节令习俗。尤其以庙会文化为居多。
   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按照当地重要的节日,以节庆为契机,开展具有当地特点的各类民俗文化活动。
    7、民间文学类
    主要包括流传在甘谷民间的精美传说,如大佛出世、大佛胡须、姜维报母书、尹夫人超然对生死、巩建丰巧免贡泉水、古风台伏羲出世的传说、二十铺枣孩儿山祭祀、马三爷信仰、鲁班与渡仙桥、杨六郎与柳州城、杨继盛与华盖寺、天门山“七把刀”传说、黑滩寺“三滩”传说、尖山寺的传说、中滩河、蔡家寺、雪岩山的传说等等。这些甘谷精美传说,在民间已经流传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了。比如甘谷民间至今流传的反映伏羲出生的民谣:
    别看甘谷地方碎,
    伏羲皇帝头一辈,
    桑叶儿衣裳脸上黑,
    伏羲爷生在古风台。
    这首歌谣,朗朗上口,简单明了,通俗易懂,定性准确。已经成为佐证伏羲爷生出于甘谷的有力证据,这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强大生命力。

    (配图来自天水印象特产)
    三、加大对甘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力度
    加大对甘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力度,把古人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一代一代传下去。
    1、高度重视,形成重视关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强大合力。
   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甘谷历史文化元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,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,共同构成了甘谷独特而又源源流长的灿烂文化,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部分是传统的手工制作,涉及到千家万户。因此,要积极成立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领导小组,具体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,在全县形成人人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。各乡镇、相关单位都要组建相应机构,确定专人,确保工作有人管、有人抓。
    2、组建展演传承保护机构, 形成“传承—保护—创新—发展”的体制机制。
    任何一种民间文化,都需要保护和传承它的载体,没有良好的载体,保护和传承就成了一句空话。因此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长久的保护传承下去,就要以强化组织机构为切入点,开展各项工作。要积极组建甘谷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保护中心,配备专门人员,具体负责非物质遗产保护和传承方面的日常工作,经常性的开展活动。要保障工作资金,建议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,保证工作顺利进行。要设立数据音像馆,采用现代化的传播手段,录制非物质文化遗产影象资料。要定期编辑出版《非物质文化遗产》传承书籍,广泛搜集整理传承人的传承史料,为传承人提供“八仙过海,各显神通”的平台,为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。通过领导、机构、人员、经费、活动“五落实”,真正把这个中心建设成集作品展演、技艺教学、交流创新、资料整理、音像收集保护等“五位一体”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保护阵地。
    3、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协会。
    非物质文化遗产,涉及到非物质文化的许多方面,涉及到千家万户,涉及到具体传承人。因此,一方面要发挥党委、政府的权威,组建甘谷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保护中心,使其有一个活动的阵地;另一方面,要充分调动传承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,按照自我管理、自我教育、自我服务的要求,由县文化广播影视局牵头,成立甘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协会,在总协会下,组建若干如唢呐、道情小曲、剪纸、雕刻、脊兽等分会,把甘谷城乡所有民间艺人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,形成民间艺人之间相互交流、相互促进、相互切磋、多出精品、多传后人的强大合力,让甘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渗透到每个村组,使他们在各自的地方发挥重要的联络、纽带和传承、带动、示范作用。
    4、想方设法积极鼓励和扶植传承人。
    从甘谷的实际出发,大多数传承人,虽然有较高的民间手艺,但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,一些非物质文化作品,市场销售不佳,这就使得一些传承人不得不放弃坚守民间技艺。所以,要采取多种形式,想方设法,积极鼓励和扶植传承人。一是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奖励基金。作为奖励基金,每年重点对有贡献的传承人进行奖励。二是根据挖掘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状况,对需要重点挖掘抢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,给予一定资金补贴,三是利用养老保险、困难补助等政策,加大对传承人的帮助力度,让他们在感受党和政府的温暖中,积极为传承和保护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。
   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最精髓的根源,保留着先民们历史文化的踪迹,传承着甘谷民众原生态的生活习俗。承载着人们特有的心理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。随着历史文化的不断升华,切实保护好非物质文化资源,是一项利在当代,功在千秋的伟业。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